技術方案
ETC智能識別——城市路內停車系統
ETC智能識別——城市路內停車系統
現在城市停車管理面臨著諸多問題,車輛快速增長,車位增長緩慢,造成供需矛盾持續擴大。與此同時,車位利用率小于50%,車輛違章停車,隨意停車等現象,又加劇了交通擁堵,治理難度越來越大,需要加快智能停車系統在智能領域的開發應用,推動停車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更主要的是盤活存量。
行業內外矚目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施方案的通知》印發,要求各?。▍^、市)汽車 OBU 安裝率達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車輛 ETC 使用率達到90%以上,這為 ETC 路邊停車的實現大大提供了充分的設備準備。
系統設計框架:
A 建立文明有序的停車環境
建立三級停車引導平臺
解決停車難的問題
B 實現差異化收費
實現路內外一體化信息化管理
C 采用ETC+視頻的雙重識別
解決識別率低的問題
D 引進先進的技術及互聯網管理思維
解決管理難的問題,建立管理系統
技術實現路徑:
在道路停車區域端頭采用ETC射頻識別技術,利用頂尖相控陣雷達技術、毫米波探測系統和軟件無線電技術,可以精準定位出OBU的二維坐標。根據坐標判斷車輛進出方向及停留位置,適合復雜的路內停車車道環境,同時提供與OBU相綁定的車牌信息,與視頻識別相比對。提供更高的識別準確性,將更多的可靠數據信息供給到智慧城市平臺。
ETC+視頻雙重對比識別技術
在車位路旁采用中位視頻技術,基于AI算法自動分析泊位狀態,結合管理員采用手持終端現場巡檢從而構建一個完整的停車取證鏈條,相關數據統一上傳至智慧城市管理系統,助力地方政府持續改善運營績效,盡早實現停車可持續發展目標。
ETC智能識別技術:
通過RFID高精度定位技術實現對已安裝電子標簽的車輛進行信息采集和精確定位,判斷其在路內停車區域停車時長,并通過電子標簽信息與視頻識別車牌信息做比對。
輔助視頻識別技術:
視頻在前端通過實時抓拍停車照片,然后采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對照片提取特征值,并進行模型匹配輸出分析結果。
ETC+視頻雙重對比識別技術:
場景布局:
1、雙側布局
在道路停車位四周以50米間距布置4臺攝像機,每臺攝像機監控對側4個車位,安裝高度在3米左右。
2、單側布局
在道路停車位周圍以25米間距布置2臺攝像機,每臺攝像機監控本側2個車位,安裝高度在3米左右。
無OBU車輛繳費方式:
1、自助繳費
2、人工收費
優勢分析:
1、百分百識別率
2、場景適應性強
3、高效低成本
項目的社會價值: